一、搭建生態運營平臺
針對各個區域農產品主產區,組建生態平臺主體,搭建數字生態運營系統,承擔農戶組織和生產、交易和金融全程服務的功能。
生態運營平臺系統包括種植標準化服務平臺、投入品電子商務平臺、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和金融服務平臺四大模塊,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分別承擔種植技術指導、農資集采、品牌銷售和金融服務功能。
二、組織農戶加入合作社
規范、引導、整合農戶加入專業生產性合作社,是農民組織化的基礎,是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的重要形式。
農戶入社后,可以享受農資集采優惠、全程免費技術培訓指導服務、統一品牌打造服務、銷售渠道對接服務和生產資金服務等各項優惠便利。
三、提供農資集采服務,降低農戶采購成本
優質投入品是農產品品質的物質基礎,結合公司推行的四位一體高產優質栽培技術,在技術標準與投入品匹配的基礎上,依托投入品電子商務平臺,既可以方便農戶放心選擇采購,又可以通過集采為農戶降低采購成本。
生態平臺做的不是搜索引擎式的電商,而是專家服務型和平臺推薦型相結合的電商。生態平臺根據各類農產品的特點,由平臺上的技術員或者植保師在診斷和技術服務中介紹和推薦相關產品并提供配套服務,從而使投入品可以更加精準的投放,降低浪費,并且我們也把這個數據反饋給供應商,來幫助廠家優化他們的產品,更好的觸達到用戶。因此,平臺賣的不是產品,而是專家服務。投入品推薦是通過數據推送出來的,不是通過搜索出來的。
四、提供種植技術指導服務,提升農產品品質
4.1提供種植技術指導服務,用大數據種好地
種植標準化服務平臺是用大數據來幫助農戶管好棚、種好地,即通過生態平臺,以智能化采集以及現場化、全流程的管理實現每一棚菜、每一塊地數據的快速獲取,形成大數據,打破平臺與農戶之間、農戶與農戶之間封閉隔離的環境,實現數據流動無任何阻礙。再借助大數據,進一步提升農戶的管理水平。
充分發揮公司技術服務優勢,依托種植標準化服務平臺,打造農業的種植標準化體系,以技術培訓和線上線下技術指導為手段,以系統化的投入品配給方案為載體,為農戶提供種植全過程的種植品種推薦、種植方案設計、種苗選育服務、種植技術培訓、種植技術指導、病蟲害預防及處理等種植全過程的技術服務技術指導服務,帶動農戶實現標準化種植。同時,規范提升合作社組織管理水平,解決農戶生產過程中各自為政、有經驗無技術、有方法無標準、化肥農藥難以管控的問題,從源頭上提升農產品品質。

4.2推行四位一體技術,提升農產品品質

中國農科院梁鳴早“四位一體”高產優質栽培技術在農作物的種植過程中,全程不使用農藥、除草劑、激素和高濃度化肥,充分利用有機肥、天然礦物質和生物菌劑為農作物提供生長所需的營養,通過管理措施誘導農作物開啟次生代謝,生產出營養價值高、抗逆性強、風味獨特、耐儲存、產量高的高品質農作物。
四位一體栽培技術實現了化學農業向生態農業的轉型,可以讓普通農民在降低成本不減產的前提下收獲無污染、無殘留的高品質農作物,技術中內涵傳統農耕文化和自然思維,可以稱為中國式有機農業栽培技術。
通過推行公司四位一體高產優質栽培技術,可以實現提升農產品品質、秸稈還田、土壤改良、減少化肥農藥使用量等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五、提供品牌營銷服務,閉環交易可追溯
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解決賣產品難、提升品牌,累積交易數據。

種植戶種出產品之后,如何賣出去也是一個難題。由于傳統交易環節比較多,大量的販子在其中操作,同時,缺少檢測監管,品牌塑造無從談起。生態平臺上線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可以在網上快速找到客戶,打破之前的信息不對稱,讓賣家可以最大范圍傳播賣菜信息,這樣就能有更多的買家進行選擇,結合農產品物流,直接完成線上交易。農產品線上交易通過采集農產品流通環節產生的交易大數據,實現市場信息的對稱化,不僅從源頭上解決了農產品安全問題,實現了來源可追、去向可查、責任可究,推動農產品流通各個環節的規范化,而且依托追溯數據報告,還能幫助種植主體、農產品銷售商和農產品加工廠打造農產品品牌,提升企業在行業內的競爭力。

公司股東孫世君為中國新零售聯盟秘書長,擁有強大的區域農產品品牌打造和新零售銷售渠道整合能力。充分發揮公司在農產品品牌打造和新零售渠道方面的優勢,打造農產品品牌營銷體系,從品牌認證體系、品牌塑造推廣、新零售渠道資源對接入手,通過品牌溢價,解決農產品優質優價問題,實現產業做強和農民致富的目標。
六、提供金融服務:數據形成信用,金融串起產業鏈

基于用戶使用生態平臺上投入品電子商務平臺、種植標準化服務平臺、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產生的種植、交易大數據,為用戶建立完整的信用檔案,以場景化、標準化與線上化的模式,幫助產業鏈上的農戶、基地、農資經銷商、種肥苗生產商、農產品銷售商等各個參與主體解決資金困難。
生態平臺以“大數據+產業閉環”為風控的主要方式,用戶能享受到怎樣的金融服務,信用說了算,而有多少信用,數據說了算。生態平臺以場景化、標準化與線上化的模式,可以開展各種金融服務,涉及支付、結算、借貸、保險、理財等,稱之為生態金融。